各位师生:
为加强学院文化建设,凝练学院办学理念与学科历史底蕴,发扬并宣传学院文化精神、发展定位与价值追求,经广泛征集遴选,委托设计沟通,吸收各方意见建议,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审议,最终确定学院院徽和院训,现正式启用,同时上线新版网站。诚挚感谢全校师生及各界人士对生态学院的支持与关注!
一、院徽
(一)标志
(设计人:刘阳)
释义:该标志的主体造型为绿叶和DNA双螺旋结构链,由三片绿叶为一体的四组形状组合而成。三片绿叶代表不同生物体组成的有机体,由小到大的绿叶形状变化预示着生物多样性和有机体对应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大片的绿叶由揭示生命奥义的DNA双螺旋结构链衍变而成,象征着科研的传承和创新。在色彩上采用绿色为主,绿色代表生态系统,象征自然、和谐和希望。渐变色的应用代表生态环境的丰富多样性和研究创新的无限可能。四组叶子组合围绕中心形成闭合图案,组成生态环境中互为依存、生生不息的生命共同体,也寓意生态学院是各科研团队紧密协作、具有强大向心力的科研共同体。
(二)中英文标准字
(三)标志与中英文标准字组合规范
二、院训
(一)院训
秉德天地,齐明致远
(二)题字
(题字人:李恒滨)
(三)释义
像天地一样德行无私,尊崇万物平等;明智不竭,追求卓越以长远。
“秉德天地”,取词自《楚辞·九章·橘颂》:“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意思是“保持无私的品德,可与天地相比相合”。我国现代生态学应该秉承我国古代生态学思想,像天地一样孕育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德行无私,才能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同时,兰州大学生态学源于生命科学,是在生物学前辈们长久积淀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院训沿用生命科学学院院训“秉德维新,务本求真”中的“秉德”,始终传承兰州大学生命科学的“秉德”精神,创新生态学发展。
“齐明致远”,取词自《庄子·齐物论》的“齐物”和“莫若以明”思想。“齐物”是我国古代生态学思想最能反映天人合一,万物平等,互相关联的思想。“莫若以明”形容做学问,做研究的态度,超越彼此、是非、大小、美丑之分别,进而洞见事物的生命本然。“齐明”在我国传统文化里是修身,明察之意,如《荀子·修身》:“齐明而不竭,圣人也”。“致远”源自很多传统文化和现代含义,如《墨子·亲士》:“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兰州大学生态学人将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坚持不懈追求卓越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网站
为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扎实做好外宣推介工作,学院启用新版网站(https://ce.lzu.edu.cn),过渡期间,旧版网站(https://celzu.lzu.edu.cn)仍可以正常访问,内容不再更新(截至2023年3月9日),与新版网站并行一个月后正式关闭。
特此通告。